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数据蒋堂】第11期:不要对自助BI期望过高

2017-06-15 蒋步星 数据蒋堂

从早期的多维分析(OLAP)到近年来的敏捷BI,BI产品厂商一直在强调自助能力,宣称可以由业务人员自己分析数据,而用户方也常常有强烈的此类需求,双方一拍即合,很容易形成购买行为。但是,BI产品的自助功能真地能让业务用户自己随心所欲地分析数据吗?

“分析”这个词并没有一个业界公认的严格定义,所以不能说这些BI产品是否过份宣传了。不过,就大多数缺乏BI应用经验的用户所期望的工作内容而言,自助分析的目标就可以说远远达不到!从经验上看,最好情况也就能解决30%左右的问题而已,而大多数BI产品连这个数也达不到,只能处理10%左右的需求。

我们分为三个层面讨论这个问题。

多维分析


多维分析是指针对某个事先建好的数据集(称为立方体)做交互操作。这是大多数BI产品目前能够提供出来的分析能力,尽管新一代产品在界面美观度和操作方便度上有了不小的进步,但能完成的运算功能并没有本质变化。

多维分析的主要问题是有个建模过程,也就是事先准备数据集。如果要分析的数据都可以限定在某个数据集中,且动作只限于产品提供的那些(旋转、钻取、切片之类),那么没有问题。但这是个小概率事件,实际应用中会经常超出这个范围。增加一个以前没想到的数据项,和另一个数据集做一个关联运算,都会导致再建模。而建模需要求助于技术人员,这样业务人员的自助就无从谈起了。

做到多维分析这一步,只能解决10%左右的自助需求,这是BI产品最常见的自助能力。

关联查询

为解决多维分析的局限性,有些BI产品开始提供关联查询能力。一般是在多维分析前面增加一步,能够基于多个数据集关联计算出新的数据集再来做多维分析,或者在多维分析过程中支持多个立方体间的某些关联运算。这相当于允许业务用户一定程度可以自己建模。

不过,实现关联查询并不容易,其根源是关系数据库对关联运算(JOIN)的定义过于简单造成的,导致数据集之间的关联关系看起来过于繁琐,超出许多业务人员的理解能力。这个困境在BI产品的界面协助下能有一些改善,好的BI产品能够让业务人员正确处理没有形成环的关联关系。但是,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就要改变数据库层的数据组织模型。而几乎所有的BI产品都不会重新定义数据库的数据模型,其关联查询能力就会受限。这些较深入的技术问题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逐步谈及。

一个可用于检验BI产品关联能力的通俗例子:查询女经理的男员工。这个很简单的查询需求中涉及到同一数据集的多次关联,大多数BI产品都处理不了(除非事先建模)。

有了关联查询能力后,BI产品能解决的自助需求占比能提高到20%-30%,具体程度要看产品提供的关联能力的强弱。

过程计算

剩下70%左右或更多的需求,都会涉及到多步骤有过程的计算。而过程计算完全超出BI产品的设计目标,甚至可以不被认为是数据分析,但却是用户特别希望解决的问题,也就是让业务人员能够随心所欲地(在其权限范围内)获取数据。

一个简单办法是使用BI产品导出基本数据,由业务人员自己用Excel等桌面工具去做。但是,Excel并不擅长处理多层次数据的关联运算(我们后续会讨论到),而且数据量大了也撑不住,在许多应用场景无法胜任。

在没有更好的交互计算技术出现之前,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技术人员才能解决。在这个前提下,BI产品能做的事就不是让业务人员自己实现过程计算,而是要想法提高业务人员获取技术资源的效率,以及技术人员实现需求的开发效率。

具体来讲有两个方面:一是建立历史问题库,某些以前曾经做过的问题,可以直接由业务人员直接调出算法改变参数执行;即使是新需求,也可以找到类似问题以协助技术人员准确理解,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理解不一致是造成事务延期的主要因素之一;二是提供高效且可管理的开发技术,让技术人员能快速编写和修改计算代码,并可将这些代码存入历史算法库中保管和再次执行。目前业界并没有多少适合的技术,SQL可管理性较好,但编写繁琐而难以处理有过程计算;存储过程需要再编译而不方便再次执行;Java代码也要再编译而基本上不可管理;其它脚本语言的集成性又较差也难以入库管理和再次执行。


针对于用户最普遍的自助数据需求,当前BI产品的能力实际上是相当弱的。经常的情况是:BI厂商说的是多维分析,而用户想的是那些需要过程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,这个错位就会导致期望高而失望大的局面。用户要清楚自己的自助需求:是否做到多维分析就够了?有多少关联查询需求?业务人员是否会提出大量需要过程计算的问题?这样才能设定合理的期望值,知道BI产品对自己的作用在哪里,不被产品的花哨界面和流畅操作迷惑,避免事后的遗憾。

  正文结束  



    关于数据蒋堂    

《数据蒋堂》的作者蒋步星,从事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处理长达20多年的时间。他丰富的工程经验与深厚的理论功底相互融合、创新思想与传统观念的相互碰撞,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交织,产生出了一篇篇的沥血之作。此连载的内容涉及从数据呈现、采集到加工计算再到存储以及挖掘等各个方面。大可观数据世界之远景、小可看技术疑难之细节。针对数据领域一些技术难点,站在研发人员的角度从浅入深,进行全方位、360度无死角深度剖析;对于一些业内观点,站在技术人员角度阐述自己的思考和理解。蒋步星还会对大数据的发展,站在业内专家角度给予预测和推断。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你会发现,《数据蒋堂》的文章,有的会让用户避免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,有的会让攻城狮面对扎心的难题茅塞顿开,有的会为初入行业的读者提供一把开启数据世界的钥匙,有的甚至会让业内专家大跌眼镜,产生思想交锋。


蒋步星,清华大学计算机硕士,著有《非线性报表模型原理》等

1989年中国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团体冠军成员,个人金牌

2000年创立润乾公司,首次在润乾报表中提出非线性报表模型,完美解决了中国式复杂报表制表难题,目前该模型已经成为报表行业的标准。

2008年开始研发不依赖关系型数据的计算引擎,历经多个版本后,于2014年集算器正式发布。有效地提高了复杂结构化大数据计算的开发速度和运算效率。

2016年荣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评选的“2016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• 十大领军人物”。

2017年将带领润乾软件朝着拥有自主产权的非关系型强计算数据仓库、云数据库等产品迈进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